安監總廳安健函〔2015〕3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4年,各地區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開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4〕27號,以下簡稱《通知》)部署,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強化了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共監督檢查企業近25.8萬家,發現職業衛生方面的問題和隱患49.2萬項,下達執法文書22.2萬份,罰款5820萬元,責令停產整頓1904家,提請關閉1494家,取得了一定成效,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特點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大多數地區都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強化了對監督執法年活動的組織領導。河北、上海、江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都成立了以省級安全監管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各地區采取多種方式積極組織發動,為監督執法年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各地區緊密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執法目標明確,檢查重點突出。廣東省明確了7個省級執法檢查重點行業領域以及22個市(區)重點檢查的其他行業領域。北京市對礦山、;、水泥、石材企業執法檢查實現全覆蓋。貴州省對水泥生產和金屬冶煉兩個行業實現執法檢查全覆蓋,對非煤礦山和建筑施工企業執法檢查率達到50%。遼寧省執法檢查覆蓋重點行業領域80%的企業,其他領域50%的企業。江蘇省每個市縣至少檢查50家企業,抽查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10家,抽查檢測評價報告50份。重慶市每個區(縣)檢查企業至少50家,并依法對10家以上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
(三)寓服務指導于執法檢查,推動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各地區在開展執法檢查時,不僅找隱患、查問題,而且注重幫助企業提高遵章守法意識、解決實際問題。河北省堅持把宣傳教育納入執法檢查工作中,每到一家企業都免費發放《職業病防治法》和《行政強制法》讀本,針對查處的違法行為,逐條進行解讀,提高了企業遵章守法意識。甘肅省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對企業管理人員和勞動者進行不少于半小時的宣傳培訓,普及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安徽省選配專家參與檢查,每個執法小組配備2名專家,協助查找問題和隱患,幫助企業整改提高。上海市崇明縣對職業病危害嚴重以及曾經發生過職業病病例的行業領域的45家企業開展了檢測。
(四)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執法工作規范開展。一些地區在規范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上進行了積極探索,研究制定了相應的規范和工作制度。重慶市制定了《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規范(試行)》,對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內容、方法、步驟、程序和統計等進行了規范。河北、江蘇等地研究出臺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規范。北京市建立了職業病調查處理閉環管理機制,定期從衛生計生部門獲取新發職業病信息,對問題企業依法嚴肅查處。廣東省建立了季度評價通報制度,對職業衛生監督執法等工作定期進行通報,推動各市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開展。湖北省實施“3+1組合”法(省市縣三級各1名監管人員加上1名專家組成檢查組),通過“傳幫帶”提高基層職業衛生執法水平。
(五)嚴厲執法,加大處罰力度。各地區對一些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了嚴厲處罰,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河北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共檢查企業1萬余家,發現隱患和問題5.3萬余項,實施經濟處罰1220多萬元。貴州省共檢查水泥生產企業106家,提請地方政府關閉20家,責令停產整頓5家,限期整改60家。廣東省強化部門間聯合執法,監督檢查企業6.6萬家,罰款860萬元,責令停產整頓547家,提請關閉106家,同時通過大力宣傳典型違法行為查處情況,達到了“處罰一家,帶動一片”的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不夠。個別地區不重視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僅僅轉發了《通知》,沒有對“監督執法年”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作出專門安排、提出明確要求,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甚至因為機構不健全等原因對執法工作存在畏難情緒。
(二)力度不夠。少數地區沒有突出“監督執法年”主題,執法檢查方式、形式單一,沒有采取暗訪暗查、隨機抽查等多種方式;檢查數量局限于年初既定的具體企業,監督檢查力度不夠。
(三)處罰少。全國有4個省全年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零罰款,部分地區執法工作存在畏難情緒,對一些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不敢處罰不愿處罰,沒有充分利用行政處罰這一有力手段來推進企業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四)不規范。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不規范,特別是在執法文書的制作上用語不規范、不嚴謹。同時,部分地區對企業整改落實情況監督不夠,很多企業沒有及時按照要求進行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充分認識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對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是法律賦予安全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是依法治安的重要內容。做好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是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關系到安全監管部門的執法權威,關系到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局高度,進一步提高對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將其作為職業衛生監管的核心工作與安全生產執法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形成對職業衛生非法違法行為嚴打擊的高壓態勢。
(二)突出重點,明確目標,不斷擴大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覆蓋面。各地區要按照《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4號)和安全監管年度執法工作計劃編制辦法的要求,科學合理地編制職業衛生年度執法工作計劃。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進一步擴大監督執法覆蓋面,確保2015年監督檢查企業數量比去年增加10%以上。監督執法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尤其要加強對職業病危害嚴重、職業病危害事故易發領域以及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薄弱地區的監督檢查,加大暗訪暗查力度,掌握了解實情,對重大隱患和問題、典型違法違規企業要進行公開曝光,強化震懾和警示作用。
(三)嚴格按程序執法,切實規范職業衛生執法行為。要針對目前職業衛生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執法程序不當、執法文書用語不規范等問題,組織開展職業衛生執法能力培訓,提高職業衛生監管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各級職業衛生監管執法人員在對企業進行職業衛生執法檢查前,要主動出示證件、告知執法內容;檢查過程中,要按照現場檢查方案,逐項記錄檢查情況;檢查結束后,要依法制作現場檢查和處理文書,注明違法行為及認定依據,告知被檢查單位整改要求,明確復查單位和期限。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式樣)》適用于職業衛生執法檢查。
(四)嚴執法、重實效,注重對企業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對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提出整改意見后,要對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執法,對沒有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該處罰的要處罰,該停產的要停產,該關閉的要提請地方政府依法關閉。一些職業衛生執法檢查工作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市縣,2015年要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嚴格執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同時,要注意對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評價結果應用情況的監督,督促企業將技術服務機構出具的整改建議落實到位。鼓勵各級安全監管部門采取專家參與檢查的方式,加強對企業防護設施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檢查,推動企業落實工程防護措施,確保防護效果到位。
(五)堅持“五結合”,以執法為核心統籌推進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一是要與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相結合。在執法檢查中,對沒有達到基礎建設要求的企業,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落實到位,通過執法推動基礎建設活動深入開展,確保完成預期目標。二是要與專項治理相結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今年將石棉礦山開采與選礦企業、陶瓷和耐火材料制造企業作為治理重點,各有關地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治理達不到要求的,要依法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治理工作要打持久戰,對于已經部署開展過治理的行業領域,要經常組織“回頭看”,納入重點執法范圍。三是要與規范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相結合。要加大對《企業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號)、《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6號)和《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等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四是要與職業病危害申報相結合。對于檢查中發現未申報的企業,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可以并處罰款。要通過執法,使本地區申報企業數量明顯提高。五是要與宣傳相結合。在執法的同時,要耐心向企業和勞動者宣講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提高企業的遵章守法意識,提高勞動者的自我防護和依法維權意識。
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5年3月25日
TAG: